在國內重型卡車市場見頂,以及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的夾擊下,傳統的柴油機產業被一部分投資者所看空。
日前,在濰柴動力(000338.SZ)上市20年的系列活動上,多位產業人士向財聯社記者研判產業發展時表示,柴油機不僅不會消失,且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在商用車、AI算力的電力供應等領域柴油機都將扮演重要的角色。
濰柴動力董事長譚旭光在會上與投資者交流時表示,AI時代下大型數據中心的快速發展,將會讓大缸徑柴油發電機組的市場呈現幾何式的增長。在投資者拋出行業增速放緩下濰柴“高難度”的股權激勵目標能否實現的疑慮時,譚旭光則自信表示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記者注意到,以濰柴動力股權激勵的業績考核目標換算,其2026年利潤總額將超過233億元,對比2023年度幾近翻倍。
柴油機迎機遇
作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代表性產物,柴油機一度是交通工具的最重要的動力源。但近年來,隨著傳統重卡市場增長放緩、新能源產業的高漲,柴油機的市場聲量有所式微。
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重型卡車累計銷售91萬輛,雖然較2022年度67萬輛有明顯恢復,但較2020年160萬的銷量仍相去甚遠。
出乎市場意料的是,AI時代的到來讓柴油機有了新的機遇。在當前海量數據的推動下,數據中心正向超大規模發展,其中的電力保障成為數據中心和算力樞紐建設的基礎。
“機房設備運轉需要消耗大量電力,為保證在停電狀況下能夠不間斷運行,柴油發電機和UPS組成的應急電源成為各算力樞紐和數據中心建設的標配。”國內某大型云計算集群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相關機構測算數據顯示,若按全國數據中心每年1萬億度耗電量計算,數據中心必須標配的應急電源的裝機容量合計將達到2億-3億千瓦。譚旭光也在談到數據中心對柴油機組的需求時表示,未來,2兆瓦以上的備用發電機組的需求將會出現幾何式的增長。
除數據中心帶來的增量需求外,在以天然氣重卡為代表的傳統市場內部也存在著結構性的機遇。2023年全年,國內共銷售天然氣重卡15.2萬輛,同比暴漲超3倍。
頭部企業3年業績翻倍?
眼下,業內人士對于柴油機和重卡市場的判斷較為一致,即在商用車領域,柴油機仍將占據市場主導地位,但中國重卡的銷量今后也難再突破百萬大關,行業內卷已成必然。
“今年國內重卡總銷量預計60萬臺以下,加上出口也就90萬臺”,譚旭光對重卡市場也持類似觀點,“重卡銷量將圍繞在80萬-90萬臺波動,這一情況要長期穩定一段時間。”
與重卡市場的見頂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內頭部柴油機企業卻拋出了3年業績翻倍的目標。
濰柴動力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顯示,2026年公司業績考核目標為營業收入不低于2589億元,年銷售利潤率不低于9%。換算成利潤總額約233億元,較2023年度131.5億元的利潤總額幾近翻倍。
一邊是下游市場的趨穩定,一邊是公司一年更比一年高的股權激勵目標,不少有投資者表示出疑慮。面對投資者提出的問題,譚旭光則自信的表示能夠完成。
公司方面的信心或源自于前述算力中心所需要的大缸徑高功率密度發動機業務。記者了解到,目前濰柴動力已具備年產2萬臺大缸徑高功率密度發動機的制造能力。公司方面表示,去年公司M系列大缸徑高功率密度發動機已全面進入數據工程中心、剛性礦卡等全球高端市場,全年銷量超8100臺,同比增長38%。
不僅看好大缸徑發動機業務的市場前景,其后市場規模也不容小覷。“一臺大缸徑發動機的服務市場零整比(按照零件單獨售賣的價格和整體售賣價格的比例)大概為5倍,可以想象整個后市場會有多大的空間。”譚旭光介稱,“僅這項業務(大缸徑發動機)就完全可以再造一個濰柴發動機板塊。”
推薦閱讀: